第五节 科研实力的增强
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内在任务,是高等学校具有良好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提升学科建设层次和水平的重要支撑和关键环节。这一时期,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不断调整科研管理政策,加强学术团队建设,科研实力和水平有了显著提升。
科研管理办法适时调整。2002年,学校制定了《科研项目管理和科研经费管理的补充规定》、《科研奖励政策》等文件,完善科研成果评估指标体系和各种奖励制度,明确政策导向,调动广大教师的科研及科技开发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益。
学校科研实力和水平显著提高。这一时期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5项,其中国家级46项、省部级72项。在国家级科研项目中,有国家863项目和973项目1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项、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项、国家星火计划3项、国家社科规划项目4项、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1项。共鉴定科技成果67项;出版学术著作116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660多篇,其中被SCI、EI和ISTP等收录201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复印214篇。共获得到账科研经费4646.2万元,年均774.37万元,其中纵向经费1258.77万元,横向经费3387.43万元。共获得各类科研奖励34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48项。
承担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的数量显著增长。“十五”期间,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和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如国家863计划项目《采用国产软硬件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研究及示范应用》、国家攻关项目《库尔齐沙漠地区基于3S技术的生态水文过程与景观动态研究》、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儒家经学与汉代文论》、国家社科规划项目《现代汉语新词语信息(电子)词典》、国家星火计划《秸杆珍稀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