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只顾风雨兼程。”这告诉我们,梦想之所以可贵,是在于它的遥远,在于人们在实现它的过程中为之憔悴,在于栉风沐雨砥砺之后内心的豁达,在于人生无憾的完美和圆满。谢菲菲,马克思主义学院2014级本科生,一个在梦想之路上不断奋斗、不断前行的追梦人,用她的努力和汗水不断书写着自己的圆梦之旅。
心怀梦想——励志高考要圆梦鲁大
高一那年,谢菲菲曾随父母来烟台旅游过一次,在游览过鲁东大学之后,深深地被这所校风优良、学风浓厚的高等学府所吸引。当时的她便立志考取鲁东大学,成为一名真正的鲁大学子。从此,梦想的种子便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有一位哲人说过,梦里走了许多路,醒来还是在床上,形象的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不能躺在梦幻式的理想生活之中,而更需要大胆努力的去做。在理想中躺着等待新的开始,未来不仅遥遥无期,甚至连已经拥有的也会失去。生命就如一张弓,那弓弦就是梦想,在这个梦想的激励下,谢菲菲在高中三年一直不懈奋斗。
在回忆高三苦读的那段日子时,谢菲菲说:“记得高三的时候,总会用范玮琪的那首《最初的梦想》来激励自己,让自己在疲惫的时候能够继续撑着看书、学习,在偷懒的时候想想自己当初许下的誓言,想想自己梦想的未来然后又继续投入学习。”2014年9月,当她手里拿着鲁东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再一次来到烟台时,心情与几年前来这所学校时截然不同,当再次踏入鲁东大学的校门时,感觉心里多了几分实现梦想之后的豁达与喜悦。
坚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人生
进入大学之后,谢菲菲并没有因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止步不前,恰恰相反,她始终坚信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自大一开学以来,她迅速将自己从暑假放松的状态中调整过来,很快融入到大学阶段的学习当中。作为一名学生,她每天认认真真地上课,阅读专业书籍。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即时周末时她也很少睡懒觉,而是和平时一样,早早地来到图书馆学习,然后一整天泡在图书馆里读书,除了借阅一些专业书籍之外,她还广泛涉猎各个方面的书籍,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
苦心人,天不负,上帝是公平的,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在踏实努力之下,谢菲菲大一整个学年的成绩在本专业内名列前茅,获得了班里老师和学生们的一致认可,成功获得山东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平时她也很注意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有时间会去参加学校举办的英语沙龙,最初只是躲在角落里用无比羡慕的眼神看着别人用流利的英语交流,后来慢慢地敢自己主动开口讲话,一步一步渐渐突破自己。遇到不懂得问题时,她就向英语专业的同学请教,在大学期间英语水平也有所提高,先后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在考研时英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作为一名师范生,谢菲菲在大三的教育实习期间严格以一名人民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关心学校的每一个学生。刚刚踏上实习岗位难免有些生疏,她相信熟能生巧,遇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学校的其他老师请教,每天认真备课、做课件,反复练习课堂上要讲的内容,甚至可以说将自己的教案倒背如流。在有空余时间时经常去听其他资深教师的优质课,向他们学习上好一堂课的技巧,请教他们如何使自己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更具有吸引力。
重新规划--站到更高的起点上
考取鲁东大学是谢菲菲在高中时代的梦想,如今这一梦想已经实现。人生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梦想觉悟,才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取得更大的进步。虽然在整个大学期间,各种考试和社会实践活动已经将谢菲菲的课余生活填充的几乎毫无缝隙,但是她并没有停止追逐梦想的脚步,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继续考研深造,使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通过老师和学姐们的介绍,再加上自己平时查阅的一些资料,她将吉林大学确定为自己的考研目标,决定要考取吉林大学的研究生。因此,从大三上学期开始,谢菲菲便逐渐地调整自己的状态,抵制住各方面的诱惑,远离各种娱乐性质的活动,不再出去逛街,成功将自己的角色调整为一名考研人。
即使考研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谢菲菲说:“回想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依然难以忘怀。”这是她生命轨迹中一段无法抹去的铿锵岁月,记得每天早晨天还没亮,其他舍友还在睡觉时她就从床上爬起来去占座的情景,每天晚上自习室熄灯之后拖着路灯下疲惫的身影回寝室的场景,多年以后,可能时光不在,但是这段记忆却依然犹新。谢菲菲说她真的很感谢很感谢鲁东大学,她永远也不会忘记曾经努力学习、洒过汗水和泪水的每一个角落,忘不了自己曾经顶着瑟瑟的冷风在走廊里背书的情景。青春就应该是用来奋斗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这是她一直以来十分崇尚的一句话,当有人问她是否后悔曾经为了考研而吃过的这些苦时,谢菲菲这样回答:“或许某一天,当闲暇追忆往事时,我依然会为选择考研而感觉亢奋与喜悦。因为那是一段为梦想而奋斗的日子,是人生美好的东西,值得一辈子珍惜。”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希望每一位鲁东大学的莘莘学子都能够为了自己的梦想而不懈努力,以梦为马,不负韶华,青春就应该是用来奋斗的,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