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年,我校宣传思想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积极引导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主人翁意识,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为完成我校“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提供牢固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支撑。
本学年宣传思想工作将从加强理论武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主动凝聚人心,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入手,在做好各项基础性、日常性和服务性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抓好理论学习,牢牢把握理论武装工作的主动权和主导权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师生头脑,巩固和发展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1.认真学习《江泽民文选》。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江泽民文选》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专门研究部署,切实抓紧抓好。广大党员要充分认识学习《江泽民文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坚持学习、宣传、研究相结合,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研读原著,把《江泽民文选》一至三卷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做到真学、常学、深学,勤于思考,善于运用,真正学通弄懂。党员干部要做好表率,用学习收获加强和改进工作,做到学以致用、用有所成。
2.深入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各级党组织要运用多种形式,加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认真组织学习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学习贯彻讲话精神和学校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地用“八荣八耻”来指导自己的行动。要把总书记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学校的师德教育和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努力提高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增强广大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以此推进全校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3.学习胡锦涛同志在建党85周年纪念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新鲜经验,指明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宣言书。要强化学习,深刻领会,准确把握胡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各级党组织要紧紧围绕发展大局,全面深入做好讲话精神的传达、学习和宣传工作,分层次、有步骤地精心组织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同时,要联系实际,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推动各项工作。
4.2006年下半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后,要集中搞好全会精神的学习。
二、不断探索加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载体、新模式和新内容
本学年,要以深入学习、宣传党和政府治国、理政、和平发展方略为主要内容,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不断深化我校形势与政策教育课教学改革,规范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的管理,不断探索加强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载体、新模式和新内容。
要加大大学生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力度,进一步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的灵活性,不断开展形势与政策教学工作的研究研讨,有效开发校内形势与政策教师资源,加速实现我校形势与政策课教育工作的全覆盖。要按照教育部社会科学司《2006年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和《2007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的要求,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国际国内形势,增强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各学院要组建由总支书记为组长的学院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小组,广泛发动团总支书记、辅导员积极参与学院的形势与政策教育工作。要针对新时期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重点搞好专题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教育引导工作。要组织形势与政策教育授课教师开展听课等学习观摩活动,宣传部将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资料库,为各学院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工作提供音像、图书等资料。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着眼于团结鼓劲和凝聚人心,深入开展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1.制定学校《关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全面启动大学文化建设工程。根据学校“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新的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制定我校大学文化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在全面总结我校近五十年发展历史的基础上,提炼我校办学特色,挖掘我校历史文化底蕴,弘扬我校优秀传统,营造浓厚的校园学术氛围,优化育人环境,展示学校新的形象,扩大学校社会影响力。
2.开展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大讨论。结合我校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在全校开展一次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的讨论。广泛发动,扩大参与,系统地回顾、总结、凝练、挖掘和宣传鲁东大学的精神品质和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我校大学文化建设,提升学校“软实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3.加强校园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按照校园建设规划和文化建设要求,尽早筹划校园景点名称标牌的设计与制作,增设雕塑、奇石,延伸有线电视线路,扩大电视的覆盖面,突出学校整体形象宣传,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四、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提高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学校发展和建设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整体宣传工作将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整合力量、提升水平,精心策划、深挖亮点”的原则,在做好常规性宣传和各项临时性任务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畅通渠道,在校内外营造浓厚的“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建设”的舆论氛围,树立良好的鲁大形象,提高鲁大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1.加大外宣工作力度。围绕我校更名挂牌庆典和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提出外宣方案,重点突出办学条件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自主创新等特色宣传,展示办学实力,扩大社会影响。要大力挖掘内部资源,积极拓宽外宣渠道,努力实现我校外宣工作的新突破。
2.加强宣传阵地建设与管理。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的工作机制。校园网、校报、广播电台、宣传栏等宣传阵地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精品战略,打造精品栏目,推出高质量的精神文化产品。要分阶段制定宣传计划,明确宣传内容、形式,提高宣传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感染力。
3.积极开动脑筋,拓展宣传思路,进一步提升鲁大新闻网和《鲁东大学报》的质量与层次。以新闻精品为突破口,以新闻策划为手段,提高新闻网和校报的质量和水平,提高新闻宣传报道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对各单位新闻网信息员和学生记者的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独特、新颖的思维方式,为新闻网和校报稿件质量的提高与创新发展提供服务。捕捉亮点,在做好内部新闻宣传的同时,力争使鲁大新闻网和《鲁东大学报》的特色新闻宣传线索走进校外各大新闻媒体。
五、开展“五五”普法教育工作
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教育安排,制订“五五”普法教育规划,抓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教育工作,认真做好2006年干部和教职工普法考核工作,增强我校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提高我校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治校的能力和水平。
本学年是我校更名为鲁东大学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也是学校改革和建设的关键之年,宣传思想工作面临的任务复杂而艰巨。我们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完善宣传思想工作机制,在整合宣传思想工作资源上下工夫;大力创新宣传思想工作思路,在增强实效和创造特色上下工夫;大力拓展宣传思想工作载体和途径,在扩大影响和营造和谐氛围上下工夫,努力开创鲁东大学宣传思想教育工作新局面。
党委宣传部
二○○六年九月七日